濕疹專區
濕疹成因
從西方醫學認識濕疹
西方醫學稱它為過敏性皮炎,很大程度跟遺傳基因和身體內在的免疫系統有關,其中包括:
過敏性體質
如擁有容易過敏的體質,從外界環境接觸到致敏源如細菌、塵蟎、動物毛髮、香水等,或是從體內吸收到致敏物,都會對免疫系統造成刺激,從而觸發炎症而引致濕疹。當白血球和不同種類的免疫蛋白對外界刺激產生過敏反應,並表現於皮膚上,便會造成紅腫痕癢,令膚質變厚及猶如「砂紙」般粗糙,甚至滲出血水等濕疹徵兆。
壓力及情緒
壓力、情緒波動均可能引致濕疹,但背後的關聯尚有待醫學驗證。有些人遇上過大壓力時,濕疹便會加倍嚴重,而女士於懷孕期間,情緒起伏大,也有可能令濕疹症狀變差。
皮膚屏障功能失效
正常情況下角質細胞與脂質可形成皮膚屏障,防止水分散失。而皮膚為人體最大的器官,可作防護,免受外界病原體或刺激物質入侵。當皮膚未能適應或抵禦外界環境轉變,屏障結構變得脆弱,保護身體的功能便會受損,從而增加致敏原入侵的風險。某些濕疹患者體內因負責生產絲聚合蛋白(filaggrin)的基因變異,也會引起濕疹症狀,這是因爲絲聚合蛋白有助人體維持健康的皮膚屏障,缺少了也便會讓細菌有機可乘。
中醫認為「有諸內必形於外」,濕疹的病因,不外乎風、濕、熱三邪,鬱於肌膚,出現外在皮膚症狀;中醫外科文獻,是根據病發部位和症狀特徵而命名,如生於耳廓,稱為「旋耳瘡」;發於手背稱為「瘑瘡」;生於小腿稱為「濕臁瘡」;發於頭面稱為「面油風」等。凡瘙癢流出滋水,皆可名為「濕疹」,並根據發病時間分急性、亞急性和慢性的「三型濕疹」體質最常見:
解說:
急性是指病程不超過三個月的濕疹,病發較急,可發病於任何年齡、部位或季節,多數誘因是接觸致敏源而引起刺激痕癢,皮膚較為乾燥都會加劇復發機會。
身體狀況:
脾胃濕熱型患者體質偏濕、火氣大(大便硬或小便少、顏色深),胃口差、容易疲倦、口臭;肝膽濕熱型患者則小便黃、嘴巴乾苦、舌苔厚、脾氣暴躁、易怒。
皮膚表徵:
皮膚灼熱或見紅斑、丘疹、水皰,患者會劇烈瘙癢,夜間加重,抓破傷口後,傷會滲出組織液,癒合後又可再發,呈對側分佈,多發在皮膚皺摺位如頸部、手肘內側、腹股溝、膕窩等位置。
解說:
慢性是指超過六個月的濕疹,病程較長,通常反覆發作,經久不癒,除皮膚痕癢外,患處皮膚乾燥粗糙,容易脫屑。
身體狀況:
屬於血氣虛弱狀況,這體質亦較為敏感,如氣候變化、食物、熱水洗澡等亦可誘發濕疹發作,造成搔癢、發炎;較常出現頭暈乏力,腰酸肢軟,面色白、頭暈、眼花、心悸、舌很紅或淡白、舌苔少的舌頭、失眠、大便較乾等症狀。
皮膚表徵:
皮膚乾燥增厚,表面粗糙,患處色暗肥厚,色素沉著,皮損多局限於某一部位,多為四肢關節等地方。
解說:
介乎急性與慢性兩者之間即稱亞急性;常見在急性濕疹炎症減輕之後,反覆發作的患者。病程較長,損及脾胃,若拖延不癒,可變化成慢性濕疹。
身體狀況:食慾較差,常伴有胃脹、腹脹、噯氣、胸悶欲吐,面色萎黃等症狀。大便呈稀爛狀,舌質紅,苔薄白或薄黃。
皮膚表徵:
食慾較差,常伴有胃脹、腹脹、噯氣、胸悶欲吐,面色萎黃等症狀。大便呈稀爛狀,舌質紅,苔薄白或薄黃。